生猪屠宰机遇(最先进的生猪屠宰设备)-皇冠体育平台

本文目录一览:

非瘟一周年:“南猪北养西进”受挑战 行业迎整合期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8月1日发布,湖北省洪湖市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至此,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已经一年。

农业农村部的消息称,疫情发生后,当地艺掖照请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对所有病死猪和扑杀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禁止所有生猪及其产品调出封锁区,禁止生猪运入封锁区。

这场疫情在冲击国内养殖业秩序的同时,也在重塑国内养殖行业的新格局。正如7月23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的:非洲猪瘟防控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和需要常抓不懈的持久战。

非洲猪瘟疫情仍在全球蔓延

截至今年7月3日,全乎行槐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3起,扑杀生猪116万余头。目前,全国25个省区的疫区已经所有解除封锁。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势头显然减缓,生猪生产和运销秩序正在逐渐恢重政策。

“这一年来,中国的非洲猪瘟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7月4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国新办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赠出这一评价。

不过,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依然重杂严重。从国际上看,非洲猪瘟防控是全球性难题,已发生疫情的68个国家和地区中,目前惟独13个国家曾实现过根除。今年以来,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了5800多起疫情。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欧洲成为非洲猪瘟肆虐的重灾区,自2019年起,匈牙利发生了778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比利时发生503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罗马尼亚发生176起家猪和323起野猪共499起非洲猪瘟疫情,乌克兰发生25起家猪和7起野猪共32起非洲猪瘟疫情,保加利亚发生1起家猪和13起野猪共岁友14起非洲猪瘟疫情。

在亚洲,越南自2019年起发生2814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柬埔寨发生7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中国香港发生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朝鲜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一年来,农业农村部的指导方针也有所变幻,从爆发之初的“坚毅打好打赢非洲猪瘟歼灭战”,到今年1月的“确保打好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再到7月的“坚毅打好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持久战”。

猪易数据分析师静书对首席财经记者表示,中国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是不同时期不同措施,这体现了不同时期市场主要问题的解决侧重点。在前期,控制疫情蔓延最为重要,所以禁调的态度很明确。而后期生猪供应减少,则开始浮现勉励重养的措施。

非洲猪瘟提前终结猪价下行周期

猪肉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猪肉市场波动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热点。

梳理这一年来的猪价变幻可以发明,产能下降提前终结了猪价下行的周期,使得猪价“牛市”更长,且幅度更大。

非洲猪瘟爆发初期,大量生猪被动淘汰,再加上农业农村部严禁生猪调运,这直接导致大猪无法按时出栏变现,养殖场无法获得仔猪补栏。

同时,大猪的持续饲养,致使养殖场现金流紧张,大猪占有猪舍客观上也限制了仔猪补栏,从而引发仔猪价格下跌,繁育亏损,大量的母猪被动淘汰。

而出于对疫情的担忧,居民也减少了猪肉消费,这也增添了生猪销售的难度。

以今年3月份为界,疫情的持续(2018年8月到11月)导致主产区的猪价下跌,而主销区因缺乏生猪调入,猪价上涨。从3月份开始,猪价呈持续上涨的走势,猪价向来偏强。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解释称,猪价上涨较快主要是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生猪和能繁母猪的产能持续下降,猪肉市场供赠偏紧的效应近期开始集中显现。

在行业内,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以5%为预警线。从2018年10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400个县这一指标就已经达到5.9%。之后降幅逐月扩大,到今年6月份,同比降幅达到26.7%。

唐珂称,按照生猪的生带没产规律,从母猪怀孕、仔猪出生,到育肥猪出乐伢约需要10个月的光阴,2018年10月份生猪基础产能下降,导致今年6、7月份开始,生猪供应减少问题显现,价格持续上涨。

面对因为产能去化严重导致的猪价上涨,中国政府强调,统筹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确保疫情平衡下降不反弹、肉类供赠不断档、生猪市场总体稳定。其中,从相应政策及配套支持方面,促进行业在疫情减弱或者泯灭后,快速恢重产能,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建议》(下称《建议》),对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稳定生猪生产都作出部署。

持久战下的产业深刻影响

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应急措施,在影响未来猪周期走势的同时,也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更为深层次的影响。

在冯永辉看来,中国生猪市场此前是通过大生产、大消费、大流通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竞争配置资源。而在非洲猪瘟浮现后,政府采取了活猪跨省禁运的严肃措施,市场将只能在区域范围内竞争配置资源。

譬如,近年来浮现的“南猪北养西进”战略布局,和持续多年的全国“活猪大流通”格局都因此调整。叠加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整个生猪产业链上,从上游的大豆、饲料、兽药疫苗,再到下游的屠宰加工、猪肉进出口,还有替代品等一系列环节都将产生连锁反应。

以大豆进口贸易为例,太平洋航运(02343-hk)公开2019年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大跌73.3%。管理层解释,这是受到一次性负面因素影响所致,上半年的负面因素包括中美贸易摩擦,非洲猪瘟影响中国大豆进口量等,对集团的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普遍在今年一季度浮现大幅亏损,整个行业也开始迎来新的整合期。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称,集团化企业集体布局会进行调整,中等规模企业会进行区域内的调整,中小散户将会加速退出。大企业生猪存栏量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比较大,后期是否能兑现前期的业绩预期,还有待察看。

同时,本轮疫情导致生猪产能浮现新的布局。在生猪养殖中,主要的成本是饲料。前期生猪产能较少的饲料集团,约摸会加快产能布局,分享本轮猪价牛市所带来的红利。

此外,由于长距离调运生猪或受限制,肉类寒链物流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从而带动屠宰-寒链产业发展,未来寒鲜肉将逐渐取代热鲜肉,成为市场主流。

大厂规划养猪20亿头,肉价将跌破10元?规模化养殖有望颠覆猪周期

10月10日,生猪养殖巨头牧原股份公告,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07亿~212亿元,同比增长13.93倍至14.29倍,仅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就超过100亿元。

但与桥仔这份靓丽的成就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牧原股份为代表的养殖企业,近期股价走势却让股民兴奋不起来。

陷入9月之后,前期持续强势的猪肉类个股忽然像踩了一脚急刹,多家龙头股股价持续下跌,部分股票从高点算起跌幅达到30%左右。

这是什么情况?

踩这一脚“刹车”的不是辞人,恐怕正是生猪养殖行业从业者自己——此前有养殖业人士根据各大猪企已发布的在建或拟建养猪项目测算,未来新增养殖规模将达到20亿头。

这一硕大的扩产规模无疑将大大改变猪肉供应格局。有业内人士预计,要是这些新增产能所有转化,未来猪肉价格每斤将跌到10元下方,甚至约摸跌到每斤4元至5元。

事实上,近期猪肉下跌的态势仍在持续。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0月上旬与9月下旬相比,生猪(外三元)价格下降5.9%,本期价格为31.7元/千克。

市场是不是真有如此硕大的扩产动力和决心?当前猪肉价格的归调是不是意味着本轮投资养猪行业机遇已过?

记者调查发明,对于猪周期还能持续多久、规模化养殖是否会让猪周期趋于消失等问题,业内存在着多种建议,甚至不乏观点激烈冲突的建议交锋。

交锋猪周期:猪价见顶了?

当前的猪周期正处于什么位置?是仍在徐徐爬升还是已经过了高点,开始拐头向下?猪肉养殖行业的人士应该最有发言权。

在自己的养猪场转了一圈后,梅峰(化名)心事重重地锁上了养猪场的铁门。

此前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梅峰的养猪场损失惨重,在2019年,他被迫暂时关闭了已经营十几年的养猪场。

但是,作为专业养猪户,梅峰并没有闲着,而是向来关注生猪市场的行情,与生猪养殖圈内的人交流、学习如何防止非洲猪瘟,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

随着今年国内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梅峰尝试恢重生猪养殖的念头越发强烈。他告诉《每攘济新闻》记者,最近几个月向来很急切想重新开始生猪养殖,一方面是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养猪有很高的利润空间;一方面经过一段光阴研究,一些同行在控制非洲猪瘟上取得了一些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然而到了最近,眼看着即将迎来年末的猪肉需求高峰期,梅峰反而踌躇不前,甚至开始有点打退堂鼓了。

缘故不外乎两点:一是养猪场做防疫改造的话需要投入一笔不小的资金;二来,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对未来敏竖汪猪肉价格产生了一些担忧。

梅峰的担忧源自行业人士的一句话。

今年8月下旬,湖南一家从事生猪产业链经营的上市公司唐人神(sz,002567)董事长陶一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各大猪企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未来生猪行业会浮现产能过剩。此前有圈内养猪大户预料,到2022年国内肉价将跌到10元/斤(注:以下若无尤其说明,肉价单位均为元/斤)。我更悲观,届时肉价跌到4元至5元都是尽全约摸的。”

该言论一出,让市场本已存在的对猪肉行情看空情绪有所加剧,“本轮猪周期即将走向尾声”的声音慈琊彼伏。在这一情绪主导下,结合前期大盘走弱,多家此前股价向来高歌猛进的猪肉龙头企业也开始浮现纷纷下跌。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8月,全国生猪存纤枣栏环比增长4.7%,持续7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1.3%。8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5%,持续11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7.0%。

对此,国家生猪市场首席分析师夏晨丰记者介绍,这一轮生猪周期的确已经过了价格高点。从今年产能的数据看,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存栏都已经同比转正,而环比增长更是从去年四季度就已开始。猪周期当前已经处在顶部区域,后面集体趋势应该是向下的。

夏晨丰进一步解释说,能繁母猪是基础生产力,当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触底反弹并稳定增长之后,就可以预见到未来生猪存栏、猪肉供应一定会不断增添。普通能繁母猪存栏增添后9~10个月,市场上的生猪存栏就会浮现显然的增长。

和能繁母猪存栏相比,生猪存栏离猪肉供赠端更为接近,生猪存栏量的增长说明猪肉的供应将走出底部。当这批生猪未来能够投放到市场的时候,价格一定会有所下降。“从长期看,这个指标一定可以证明猪周期已经陷入下行的状态。”夏晨丰说。

一位不愿署名的猪肉市场证券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猪价现在处于高位,未来会逐渐下跌。虽然现在短期猪价还可以,但实际上猪价拐点已经比较显然了,业内一些机构已经减仓了。”

但行业内也有一些担忧,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向记者表示,现在业内的分析主要是基于以往猪周期开始或结束的指标和信号来进行判断,虽然当前已经开始浮现这类信号,但还需要留意非洲猪瘟的因素,要是浮现非洲猪瘟疫情的干扰,这类信号不一定能向来持续,不消除会浮现反重的情况。

冯永辉以为,当前还不能尽全断定猪周期就已经拐头向下,虽然从已有的数据看是浮现了这方面的信号,但未来很长一段光阴猪肉价格会不会向来断定地跌下去,这仍是不断定的。

交锋资本布局:20亿头是详细的?

大量资本涌进猪肉养殖行业,无疑将使生猪产能再上新的台阶。但新增养殖的规模有没有约摸达到20亿头,市场有没有足够大的胃口来加以消化,这无疑是市场最关注的焦点。要知道,在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前,我国每年最大的生猪出栏规模也就在7亿多头左右。

今年9月13日,牧原股份披露公开辟行可转债预案,拟募资总额不超过100亿元,投资于生猪养殖项目、生猪屠宰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将达88.69亿元,拟投入募捐资金额达51亿元,将投资23个生猪养殖项目,养殖规模接近68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总投资22.87亿元,拟投入募捐资金额达19亿元。

9月17日晚,新希翼发布公告,公司拟潞傍加大生猪养殖业务的投资力度,拟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年出栏4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四川凉山州年出栏6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河北石家庄年出栏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上述项目投资额共计18.26亿元。另外,公司拟以1.22亿元收购天津市精武种猪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10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正大集团、正邦科技、大北农集团、傲农生物等也纷纷发布公告,提出将建猪场、收购企业,潞傍加码生猪养殖业务。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养猪协会理事兼秘书长助理潘国成对《每攘济新闻》记者说,根据正大集团、牧原股份、新希翼等规模化养殖企业在生猪养殖方面的扩产规划来测算,目前国内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有望达到20亿头,但这是根据各大公司规划的最大值来进行测算的,而规划中的产能并不一定都会被转化为实际产量。

还需注意的是,即便上述20亿头的养殖准备都能兑现,也会因为各公司在光阴上布局的不同步而拉开梯次,不太约摸浮现一年间出栏20亿头的情况。

潘国成分析,我国历史上生猪年出栏量最高也就是7亿多头,要是出栏量达到10亿头时,猪价就基本不会超过每斤5块钱,生猪养殖就会濒临亏损,养猪企业就不约摸潞傍扩大产量,也就意味追薯价过低会反过来抑制存栏量。

“一些规模化养殖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发布这些扩产规划约摸会有抬高股价的考虑,但最终产量能达到规划的四成到五成恐怕就已经是极限了。”潘国成以为,当猪肉市场供大于求时,猪价会快速下跌,只要一逼近成本线,生猪养殖企业一定都会减产,潞傍扩产带来的风险,即便是大企业也承担不起。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2018年,全国的生猪出栏数量分辞为72768万头、74952万头、72416万头、70074万头、70202万头、69382万头;生猪存栏量为47893万头、47160万头、45803万头、44209万头、44159万头、42817万头。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无论是生猪出栏数量还是生猪存栏数量,历年数据都较为平衡,但无论是哪一年的数据,都难以达到20亿头的规模。

冯永辉以为,生猪养殖规模即使能达到20亿,也不会是一年内的数据,而且不消除有夸大的成分。当前国内生猪养殖的产能正在恢重,但绝不约摸浮现一年间到20亿头猪的现象,否则猪价约摸就变成了每斤几块钱了。从历史周期来看,行业一旦传递出缩减产能的信号后,就会快速遏制养猪规模的扩张。

冯永辉称,非洲猪瘟疫情后市场浮现了一个转型期的硕大红利,让许多上市公司看到了机会,由此开始疯狂地扩张产能。现在看来,在大规模扩充产能的情况下,企业未来的风险会大大增添,极有约摸会加速猪周期低谷的到来,并把整个行业推向亏损。

交锋成本优势:谁会成为首席波倒下的猪企

退潮后卜湿道谁在裸泳!要是生猪养殖企业真的持续扩大产能,在未来市场价格可预见的下跌降临之际,那些难以控制成本的企业约摸将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

有证券分析师以为,在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由于现在猪价处于高位,谁养猪都能赚钱。而在猪价跌下去后,就是成本低的赚钱,成本高的亏钱,但也有约摸跌到全行业都亏。

“猪企最好的日子应该就在今年,未来日子多半会越来越难过。”上述分析师以为。

在猪周期中,一旦猪价走过高峰不断下行,行业内必然会陷入拼技术、拼成本的阶段。在生猪养殖成本方面,规模化企业的采购略有优势,但其各方面的行政成本又会偏高。

有业内人士赠记者列出了数据对照:目前的生猪养殖成本,家庭养殖户成本能达到约7~8元/斤;外来资本新陷入生猪养殖行业,考虑到使用新的、高配置的设备,企业成本普通约7.5元/斤;现有的规模化养殖企业中,一部分是依托原有猪场进行养殖,其成本在7元左右/斤,但要是是养猪企业租借猪栏去养猪,成本会比较高,超过8块钱/斤。

夏晨丰介绍,与以往的猪周期相比,目前养猪的成本有所提升,包括饲料成本、非洲猪瘟防疫带来的生物安全成本增添等。今年以来,从调研的情况看,相对于非洲猪瘟疫情之前,生猪出栏的成本均匀要多100~300元/头,养殖水平不同增添成本的差异也比较大。

粗略计算,2020年9月以来, 全国猪价虽略有归落,但仍维持在34元/公斤以上的高位,按樟ⅰ全成本17元/公斤,出栏均重120公斤测算,头均盈利能达到 2000多元。

在较高利润之下,一头猪200元左右的成本差异并不会赠不同养殖企业带来太大影响,不过一旦猪周期走向尾声,猪价持续下跌,甚至是逼近均匀成本线之后,生猪养殖行业必然会浮现动荡。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所有采访对象都在强调养猪行业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行业壁垒最终的表现就是对非洲猪瘟的控制和养殖成本。

近年来,除了原本生猪养殖行业的企业在快速扩大产能外,还有部分房地产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各路资本涌入,生猪养殖行业的门槛宛然并未真正体现出来。

潘国成称,之所以现在又许多资本陷入生猪养殖行业,主要还是利润很高,即便因疫情损失一定数量的生猪,最终仍有利可图。但在未来3~5年来,行业内会浮现一批企业撑不下去的情况。

潘国成说:“现在许多不懂行的进来养猪,一旦猪价跌破8块/斤的时候,他们都会撑不住的。其实外行进来,他们养猪的成本还是挺高的,风险也很高,要是没有掌握系统性的技术,他们的成本控制甚至比不过家庭农场。”

记者在采访中知道到,业内普遍对外来资本陷入养猪行业有一定担忧,以为在猪周期逐渐走向尾声的过程中,最先扛不住的会是这些企业。

开源证券分析以为,展望未来,猪价下行周期,投资相关个股应当聚焦具备极致成本优势及管理能力、高速扩张产能预期的臃适猪企,当前头部猪企凭借尽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及管理,具有出栏量扩张的断定性及明确的成本下降路径,有望实现长期成长。

交锋结构变幻:规模企业进,小散户退?

这一轮猪周期以来,生猪养殖的市场格局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幻,即规模化养殖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比不断攀升,而非洲猪瘟疫情的因素,让这种变幻的节奏进一步加快。

去年12月,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有2600万个养猪场户,其中99%是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中小场户,这是我国养猪业的客观现状。从猪肉产量上看,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接近50%。

近十余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比例逐渐上升。受前期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比例进一步提高。

根据招商银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500头以上出栏)占比,2007年为26%,随后逐年递增至2017年的46%。

2016年4月,农业部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明确提出“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殖主体”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主要任务,且提出到2020年,我国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要达到52%。根据2019年9月出台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建议》,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到2022年应达到58%左右,到2025年达到65%以上。

夏晨丰以为,由于前期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现在对规模化企业来说正是发展的好时机。因为猪肉市场供赠缺口较大,目前政策也在踊跃引导规模化发展,而中小散户又不太敢进来。

此外,当前环保请求趋严、仔猪价格处于高位等因素,进一步增添了小散户养殖生猪的成本和风险,所以是规模化企业扩展市场的较好时机。

这一情况在一些地方也得到了印证。

在中部地区某城市从事猪肉销售的于鑫(化名)向《每攘济新闻》记者介绍,2019年之前,自己采购猪肉的渠道还比较广,有许多生猪养殖的小散户都是猪肉供应商,但2019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很少有小散户能稳定提供猪肉,主要采购渠道变成了外省的生猪养殖大企业。

对此,潘国成介绍,自己也跟生猪养殖散户长期交流,散户对待是否重养约摸不会有太过长远的考虑,因为他们是“小船”,所谓“船小好调头”。从今年集体来看,散户重养的规模依然不大。以广东韶关为例,今年以来散户重产比例大阜驶有两到三成,不过还是在稳步前进。

招商银行研究院分析以为,我国生猪养殖仍处于规模化进程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占比到2017年虽已升至46%,但参考美国成熟市场规模养殖 (1000 头以上)出栏占比可达到 90%以上,从中长期来看仍有很大的空间。

交锋行业变局:规模化养殖占主导后能否摆脱猪周期

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多轮猪周期,其中2002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4年、2014年至2018年各为一个尽整周期,但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个小周期。

2019年受猪周期、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产能下降,市场供应偏紧,猪价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也被业界以为是陷入了一轮新的猪周期。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其循环轨迹普通为: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添-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而背后的根源是在市场消费总量较为平衡的情况下,由于猪肉供赠量的起伏造成市场供需不平衡,最终导致猪肉价格的波动。

随着规模化养殖逐渐占领生猪养殖市场的主导地位,与广大散户相比,大企业对市场变幻的敏感性更高,市场信息更透明,养殖规模也会更加稳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许多散户因猪肉价格波动快速陷入或离开而造成生猪出栏或存栏量较大起伏。

随着规模化不断提升,未来猪周期会浮现什么变幻呢,会因此而消失吗?

对此冯永辉以为,中国的猪周期不约摸消失。市场上猪肉价格与生猪产能相互影响,会周而重始地变幻。中国的生猪养殖市场是一个尽全竞争的市场,目前并没有垄断或者寡头的现象。虽然美国、欧洲等市场规模化养殖比例较高,但它们依然有猪周期,只是波动得相对更为平衡,没有国内市场这么剧烈。

冯永辉解释说,中国的生猪市场目前还处在快速转型期,所以市场在发挥配置资源功能的时候,传递出的信号对生产者的刺激也比较剧烈,并带来较大的产能变幻。

而在生猪养殖规模化进一步发展之后,依然会存在猪周期,只不过是周期的波动幅度会减小,周期的光阴也会被拉长,约摸会从现在的三四年一个周期变成七八年一个周期。

夏晨丰也持有类如的观点,并以为从近两轮猪周期中已经呈现出一种倾向,即猪周期的长度变长。这主要是因为以往中小散养户可以快速调整自己的生产,由此导致周期快速开始和结束。

而当规模化养殖提升以后,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占比超过一半后,由于自身投资比较大,自我调节的能力更强,即使在周期下行过程中浮现了亏损,规模化养殖可以维持的光阴也会更长,这样周期的光阴与之前相比就会更长一些。

“即使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企业之间依然会有竞争,而且所有企业一定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就一定会有行为去影响生产过程,市场的供应就不会保持平衡,而是必然会浮现波动性。”夏晨丰表示,基于此,即便规模化养殖比例提升,猪周期还会存在,不会消失。

记者手记|大资本注入必将搅动“猪周期”

这一定是一个好消息——就在中秋国庆双节降临前的半个月,生猪价格从每公斤超过36元下探至34元左右。

但随着天气转寒,叠加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即将降临等因素,猪肉消费又将陷入旺季,不少人担忧猪肉价格是否还会再次反转上扬。

猪价是涨还是跌?本质上反映的还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幻,判断的依据是此轮“猪周期”是否走向尾声,考量的重要指标是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存栏量。

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小散养殖户被迫退出市场,规模化养殖强势推进,已占领生猪养殖过半壁江山,全国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分辞环比持续7个月、11个月增长,市场猪肉供应增添的信号也越发明确。

有业内人士提出,中国各大猪企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无论上述规模能否所有投产,市场还是基本达成了这样共识:未来两年内猪价将逐渐下跌,规模化养殖将逐渐在行业内占领主导地位。

当大资本推动规模化养殖快速占领市场后,更有规划的生猪养殖是否会让“猪周期”趋于消失,这一话题又引发了新一轮交锋。不过可以一定的是,原有的“猪周期”在资本搅动下,变幻已成为必然,至于怎么变,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猪的价格什么时候能回升

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3月22日,猪肉价格继续下降。国内肉类均价全部下降,猪后臀尖肉和猪五花肉价格分别下降0.7%和0.3%,至每斤9.49元和8.72元。 全国猪肉价格仍然呈下降趋势。目前大连市场猪肉需求量及各地出栏猪数量都在放缓,业内人士预计,这一轮降价走势恐怕要延续到4月底或5月初。据穗局锦州采集员反映,当地生猪屠宰量和外运量都在减少,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各大城市的储备较多,生猪收购相对减少,影响当前价格。 2010年下半年生猪价格行情走势预测及分析,今年后三季度生猪市场形势预测:根据综合分析研判,预测今年后三洞雹季度生猪价格总体走势为前低后高的“v”型走势,与去年生猪价格走势大体相似。预计3月至6月生猪价格还会有所下跌,之后将出现回升,到今年底生猪价格将在11.5元/公斤的水平。由于玉米价格预计将处于目前的高位运行,即使猪价出现上涨,猪粮比价也将仍然在5.5:1左右波动,低水平的猪粮比价使养殖效益不容乐观,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但是,下半年也存在生猪价格回升和生猪生产稳定的有利因素:(一)下半年不会出现生猪供给偏多的情况一是“用工荒”促使养殖方式加快转变。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暖,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企业用工需求大量增加,“用工荒”问题再现,这将拉动我省今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量的增加,散养户退出养殖领域趋势加快,我省大力推进生猪适度规模养殖面临机遇。据3月15日调查,盐亭县两河镇高团村、东亭村目前有养猪户385户,仅占两个村总户数的53.6%,比去纳族帆年同期有明显减少。同时,一些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却在散户退出养猪时“抄底”生猪行情。散养户的明显退出和规模养殖的陆续进入,不可能在短期内增加生猪供给总量。二是养殖户补栏滞后有利于调节供求平衡。在当前生猪价格低迷、周边疫情影响的情况下,现有的散养户不仅提前出栏、集中出栏,而且补栏积极性明显不如去年同期;规模场目前处于保本或略亏,大多数在经营上以求稳为主,对扩大生产持谨慎态度,也不愿匆忙补栏,下半年出栏不会有太大增加。据盐亭县云溪镇合成生态养猪场负责人介绍,该场现存栏种猪1297头,商品猪1450头、仔猪870头,与去年相比数量稳定,目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他们靠贷款维持,短期不考虑生产扩大规模。全国情况也是如此,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2月全国生猪存栏连续两月减少,环比减幅分别为2.99%和2.57%,为近两年之最。

未来三年养猪前景如何?

未来三年养猪会进入微利时代。

猪肉价格的波动,自有其规律性,因为他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近十年来看,猪肉价格仿佛过山车,大起大落。国家虽采取了一些积极干预政策,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去年至今,猪肉价格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养猪户和养猪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资本对养猪业游旁开始垂青,准备进军养猪业,大干特干。一些地方开始上马大量的养猪场项目,认为是抓住了发展机遇,实践证明,热点一定不是风口,只是在给接盘侠挖坑。

去年以来的猪价上涨,受到三个关键因素的影响。首要的原因是传统养猪的主力军,普通农户退出了养猪业。究其原因是一家一户养几头猪神哪橡,把粮食转化猪肉,相当于零存整取,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农村的空心化,加剧了这个进程。我们镇过去基本上农村人均年出栏1头猪,现在人均年出栏仅有0.3头左右,有可能更低。其次是环保要求缓帆比过去更严,养猪的成本更高,有些地方的猪场因为环保不达标,直接被关停。客观上使出栏猪的数量短时间下滑,尽管去年几部委联合行文,要求为养猪企业提供便利,不能一禁了之,但环保的红线仍是带电的高压线,部分养猪场面临生存压力的事实不容回避。三是非洲猪瘟疫情的持续影响,应该说是对养猪业形成了重创。最直接的后果是能繁母猪的锐减,仔猪价格飞速上涨,7公斤左右的仔猪价格高达2000元/头,而且还是有价无市。年初,某上市公司猪场外等装运仔猪的车辆排起了长龙。普通养猪户想要填槽,一猪难求。少了能繁母猪这关键一环,出栏猪增加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各级政府对新增能繁母猪给予财政补贴,但能繁母猪要达到之前的水平需要时间。即使政策的效果立竿见影,至少也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2023年养猪的行情前景如何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牧原股份(002714)、正邦科技(002157)、温氏股份(300498)、新希望(000876)等。

本文核心数据: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能繁母猪存栏规模、人均猪肉消费量、猪肉消费量及占肉类消费总量的比重、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

行业概况

1、定义

生猪是指种猪、商品猪、仔猪等的统称。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肉猪的过程。

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新生母猪至生猪出栏一般要经历18个月的时间。母猪出生后一般育肥4个月成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育肥4个月成为能繁母猪。而后,能繁母猪妊娠4个月生出仔猪,仔猪育肥6个月成为生猪后即可出栏。

2、产业链剖析

从生猪养殖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由猪饲料与猪用兽药行业构成,生猪养殖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位置,下游主要由牲畜屠宰行业与肉制品加工行业构成,最终产品流向终端消费市场。

目前,中国猪饲料生产企业有新希望、海大集团等;猪用兽药生产企业有中牧股份、瑞普生物等;生猪养殖行业有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等,屠宰、肉制品加工企业有雨润食品、双汇发展、龙大食品等。

受猪价周期波动的影响,以牧原股份、温氏股份与新希望为代表的中游生猪养殖企业毛利率与净利率波动较大。位于上游的兽药行业平均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在25%-65%与9%-25%之间,盈利能力整体高于上游的饲料行业。下游的屠宰行业受中游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较为明显,平均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在7%-10%与-5%-5%之间,盈利能力整体低于下游的肉制品行业。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高速发展期

1978年以前,猪肉生产不发达,猪肉供应不足。全国猪肉年产量较低,导致对市民的猪肉供应实行配额制度,以猪肉券作为分配凭证。那时,猪肉生产依赖于农村千家万户(小农、自给农业),以草、粗饲料和麸皮渣指昌慧等一些废弃物为主要饲料。主要品种是约克夏犬、伯克夏犬和苏联白犬。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出现大规模工厂化猪肉生产。广东省部分猪肉生产企业开办中外合资企业,引进欧美成套设备和技术,开创工业猪肉生产体系。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市食品基地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许多城市建立了大规模的工厂化猪肉生产体系,猪肉生产部门发展迅速。1985年,中国第一个猪饲料标准发布,配合饲料、预混料和饲料添加剂在猪日粮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更多的瘦肉品种如丹麦长白、英国约克夏和美国杜洛克被进口。然而,在此期间,大多数生产者每年贡献迅饥500头屠宰猪。同时,政府补贴的廉价化肥可用于增加作物产量,取代猪粪和泥浆。缺乏运输和处理动物粪便的复杂商业技术也导致在作物生产中放弃使用粪便。相反,粪便和泥浆越来越多地被排放和填埋。因此,养猪业的现代化和廉价化肥的供应促进了养猪生产与农作物生产之间的脱钩。

随着猪肉规模化生产的扩大,猪肉生产向集约化、现代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现代育种技术,如分子工具在育种中的应用,以及代乳粉等专用饲料产品,已被广泛采用,以促进猪肉生产的发展。然而,随着工厂化猪肉生产出现饲料资源浪费增加、传染病迅速传播、抗生素滥用、食品安全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忽视猪粪和泥浆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对可持续养猪和作物生产系统的主要威胁。同时,这也激发了对粪便处理和回收技术的重新探索。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下迎来发展新机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肉类市场规模及覆盖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具体政策如下: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生猪生产形势逐步好转

我国作为拥有悠久养猪历史的农业大国,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至2018年生猪年出栏量在7亿头左右,受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以及部分地区禁限养等因素叠加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及出栏数量产生较大程度的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生猪存栏31041万头、出栏54419万唯答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家发布促进生猪生产恢复一系列政策措施,生猪生产形势开始好转。2021年全国生猪存栏44922万头,同比增长10.51%;出栏67128万头,同比增长27.37%。2022年,截至上半年底,中国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均为43057万头。

按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正常保有量为41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5%—105%区间(含95%和105%两个临界值)为绿色区域,表示产能正常波动;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0%—95%和105%—110%区间(含90%和110%两个临界值)为黄色区域,表示产能大幅波动(减少/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正常存栏量的90%或高于正常存栏量的110%为红色区域,表示产能过度波动(减少/增加)。

截至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是正常保有量的105.59%。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5%—110%区间,能繁母猪产能仍需去化。

2、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持续提高

2021年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持续提高,规模化养殖(母猪存栏50头)的比重达到了74.9%。(以母猪存栏量为划分标准)。未来国家仍将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推进现代生猪业的重要举措;同时规模化养殖企业积极探索具有竞争力的养殖模式,如以温氏为代表的“公司 农户”,以牧原为代表的“自繁自养工厂化养殖”。在政府和企业的双重引导下,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3、受“非洲猪瘟”影响,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波动下降

猪肉是我国消费占比最大的肉类,年需求量较为稳定。2017年之前,我国每年人均猪肉消费量约30千克/人。受2018年出现的非洲猪瘟影响,人均消费量有所扰动,2020年下降至22.72千克/人,2021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小幅上升,上升至23.68千克/人。

4、中国猪肉消费量及占肉类消费总量的比重波动变化

2014-2020年,中国猪肉消费量及占肉类消费总量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受2018年非洲猪瘟的影响,猪肉价格大幅上升,同时影响了消费者对猪肉质量的信任意识,2020年,中国猪肉消费量及占肉类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至39.94%。2021年,中国猪肉消费量及占肉类消费总量的比重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上升至46.8%,较2020年上升了6.86个百分点。

5、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市场规模始终维持在1万亿元以上

作为第一大生猪生产国与消费国,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在此,将生猪出栏量*出栏均重*生猪均价作为衡量行业市场规模的标准。其中,生猪出栏量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生猪均价采用22省市生猪均价的年均价,出栏均重按照120kg/头计算。2016-2020年,虽受猪价波动与出栏数量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市场规模始终维持在1万亿元以上。2020年在猪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2.16万亿元。2021年,受到生猪价格下降的影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下降至1.63万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遥遥领先

从生猪出栏量来看,2021年中国13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中,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遥遥领先,达到4026.3万头,位于前五名还有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和大北农,生猪出栏量分别为1492.7万头、1321.7万头、980.0万头以及430.8万头。

从生猪出栏量增速角度看,牧原股份、大北农、傲农生物、巨星农牧、罗牛山同比增速均超过100%,同比增幅分别为122.3%、132.8%、141.1%、192.1%、156.2%。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减少生猪养殖碳排放是行业发展重要趋势

为提升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种公猪站的建设在政府的推动下成为国家或区域性良种繁育体系完善的重点,将重点建立以种公猪站为纽带的种猪育种体系,完善种猪遗传资源的共享机制,推行种猪联合育种新模式,保障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非洲猪瘟病毒污染面广,临床毒株多样且复杂,非洲猪瘟仍会持续发生,首要任务是消除污染源和有效防控。此外,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压力下,减少生猪养殖碳排放,实施养分平衡管理,做好臭气控制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2027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万亿元

2021年12月1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优化区域布局与产品结构,重点打造生猪、家禽两个万亿级产业,奶畜、肉牛肉羊、特色畜禽、饲草四个千亿级产业,着力构建“2 4”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由此可见未来几年,我国国内生猪养殖出栏量将进一步提升,以提升国内猪肉供给,从而实现猪肉自给率的提升。前瞻综合考虑近年来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态势以及猪周期对行业的影响,预计2022-2027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将呈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到2027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22万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未来十年养猪前景如何 养猪前景分析

我国是全球最大生猪养殖国家,2016年生猪出栏量6.85亿头,整个猪肉市场规模大约1.4

万亿元,相当于智能手机总销售额的2.3倍,对gdp贡献率超2%。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肉类,近年来生猪价格持续波动,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造成重大影响,因而生猪价格的走势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超万亿,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市场规模巨大,按生猪平均价格15元/公斤,出栏体重115公斤,全国年出栏量7亿头大致测算,生猪养殖市场规模高达1.2亿元。从行业集中度看,2017年我国前五大养猪企业市占率仅为5%左右,行业规模最大企业温氏股份出栏量

1900万头左右,市占率仅为2.8%,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表现为明显的“大行业、档差租小公司”格局,龙头企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行业规模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

我国养猪业规模化自2007年开始启动,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生猪出栏占比由 2007年的 29%提升至2015年的45%。2016年以来,

牧原、天邦、正邦、温氏等传统大型养殖上市公司,以及新希望等饲料公司抓住发展机遇,快速跑马庆拦圈地抢占土地资源,已经反映为2017年出栏量的高速增长,预计2017年规模化养殖比例超过50%。

未来5年大型规模场将享受高roe、高cagr黄金期

行业门槛显著提升,未来5年大型规模场享受高roe与高cagr2018年以来,随着环保、资金、土地等行业门槛显著提升,大型规模场较其他养殖主体的优势持续扩大,未来整体出栏量有望实现每年30%-40%左右的高速增长,18年整体市占率有望提升至10%以上。

此外,当前散户仍提供全行业50%左右的出栏量,大型规模场在规模化进程持续推进,散户逐步出清的过程中,自身的低成本优势仍可保证中长期享受成本红利带来的超额收益,未来5年对于大型规模场,将是高roe与高cagr并行的黄金时期。

生猪价格超预期下跌

节后生猪价格超行兆预期下跌。截至3月2日,生猪价格较春节前下跌了21.80%。仔猪和猪肉价格跌幅较小,较节前分别下跌了3.48%和1.52%。二元能繁母猪价格基本保持平稳,较节前下跌了0.18%。

影响猪价的五大因素

影响我国猪价的五大因素是:

趋势因素、周期因素、季节因素、偶发因素、货币因素。其中,周期性因素是判断猪价走势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随着饲料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的上涨趋势,生猪价格重心未来将不断上移。每年第三季度和春节前是猪肉消费的旺季,猪价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扬。疫病、政府调控等偶发性因素影响边际供给,会导致所在周期的延长等。货币投放量会影响猪周期波动幅度。

环保加严下的猪周期

环保政策加严下的猪周期较前几轮周期不同。在环保去产能的背景下,大量散户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14年开始就一路下行,并没有因为2015-2016年猪价的上涨而回升。

同时,在母猪存栏量低位的情况下猪价从2016年5月开始大幅下行。生猪存栏量和猪价也产生背离。传统蛛网模型下的猪周期失效,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养殖规模化水平和养殖效率的提升,二是生猪出栏体重有较大提升,猪肉的供给并没有因为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的减少大幅下滑。因而即使在环保的严厉调控下,生猪产能仍然较为充裕。

此次节后猪价快速下跌主要来自于养殖场的抛售和屠宰场的压价。一方面,年前的两场降雪导致很多养殖场都出现了压栏的情况,春节前后养殖场开始集中抛售,短期内生猪供给快速增加使得猪价下跌。

另一方面,屠宰企业借势压价,在生猪集中抛售的情况下,屠宰场收猪比较容易,他们的议价能力相对比较强。节后猪肉价格没有明显下跌正体现了这一点。预计产能出清仍需1个月左右,猪价或在4月反弹。

扫码加好友进生猪交易群报价群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

网站地图